Category Archives: YEAR 2

3 Sides Project

Planning

Moodboard

這些是我的moodboard我這次的主題想以昆蟲為主,因為我很喜歡這些帶點玻璃質感的翅膀。我想到了我做的一個夢,就是一個飛蛾在劇院中的場景。我認為如果能將這個場景重現,應該效果會不錯,因此我以這個想法為首選開始尋找參考圖。我希望這個劇院會有些教堂的風格,那種神聖的氛圍。我想將飛蛾的翅膀打造成彩繪玻璃或是半透明的質感,讓整體氛圍更加神聖。

這是我後來想到的第二個想法,因為飛蛾代表著蛻變,因此就讓我想到了倫敦的地鐵。倫敦地鐵獨特的設計讓許多車站都呈現圓弧形,使我與飛蛾的蛹產生了聯繫,我想像一隻巨大的飛蛾被困在一節正在前進的地鐵裡,主角在一個似夢境似現實的車站裡行走時,緩緩駛入車站,製造那種被困住的窒息感和窄小空間中的壓迫感。

但我後來並沒有選擇這個想法,而是第一個,因為我想製作一個能傳遞更加正面和複雜情感的場景,而由於第一個場景我有非常清晰的畫面,因此我覺得會更適合這個作品。

Concept Art

這是我在繪製concept art時突然有的想法,我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時看到了馬路中間有個長相特別的攝影機,遠看有種鳥類的感覺。讓我有了個科幻末日的場景,想像世界已經末日,倖存的人類被這些類似機器人的生物們監視著,只能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但由於這個想法不夠完整,我最後並沒有選擇。

Story and Meaning of My Scene

這個作品我想表達的想法是一種一個人對於心理層面的改變所展現的追求。我將場景選為音樂廳是因為音樂廳表現的是一種連結,在觀看戲劇時,人們大多都穿著得體,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眼前所展現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有著混段的情感和悲慘的故事,也許能讓人們更了解了那些被藏在大眾目光外的痛苦或者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就像悲慘世界這個作品,我看完後先是覺得這是一個極度悲劇和兩敗俱傷的故事,但是就在演員出來謝幕時我感受到了一種也許陰影後永遠都有陽光,帶有點希望的感覺。就像其他類型的藝術一樣,戲劇透過舞台和表演把觀眾帶到另一個世界裡。而對於場景的另一個主要角色,飛蛾,我想到將放大的飛蛾和場景融合,製造出一種超現實主義以及夢境般的感覺,因為飛蛾是夜行性昆蟲,因此跟夢境更有關聯。而飛蛾在普遍人們的認知中其實都沒有很好的意義,它代表著死亡和盲目追求,但同時卻又代表著蛻變和奮不顧身的追求光明。這樣何嘗不是與戲劇院互相呼應的想法,想像在一個奇幻的、有著巨大昆蟲的世界中,飛蛾也在迷茫的追求著自己的火,透過劇場這樣一個能表達情感起伏的地方,遇到了視為天真和純潔的代表的小女孩。他們不停的嘗試對這個世界多點了解,也許飛蛾在小女孩的視角中就是一個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夢境,而對飛蛾來說小女孩就是它所追求的平靜和光明,或者那個它具體想追求的情感。而我也在飛蛾的翅膀上以及天花板等地方用彩繪玻璃的質感打造出彩色的光線,這個想法背後的意義是因為我認為彩繪玻璃像是由不同的顏色的碎片拼湊而成,那些碎片所代表的意義就是角色情感和自我追求的複雜性。

Character Design

這是我飛蛾的設計圖稿,主要參考的是這兩張圖片。我很喜歡左邊這種毛茸茸的材質,以及右邊這種昆蟲的翅膀。由於這是一個幻想世界的角色,因此我並沒有參考現實中飛蛾的顏色,而是以有點夢幻的藍色、粉色以及綠色調為主,在棕色的基礎上增加些其他顏色的毛髮。由於最後會是個近景,我也想讓它的眼睛更為特別,我希望有種反射出星空、虛幻的感覺,我應該會增加些emission 來讓這隻飛蛾局部發光。這個角色由於我對於rigging不熟悉,可能不會讓它移動很多,但我希望能製作出一種緩慢抬頭出現的感覺,強調小女孩和飛蛾之間大小的對比和落差感。這樣的對比可能會將夢境的感覺展現的更多,因為現實中飛蛾是比人類小很多的,而在這個世界中是完全相反。

Rig – Kayla by Josh Sobel

這是我所選擇使用的Rig,由於這次時間的緊迫性,我沒有機會製作自己的角色,而且我認為我對於這個方面的知識還不夠多,我希望能在通過之後的練習後能rig自己的角色。我選擇Kayla作為我的角色的原因是她小女孩的形象符合我的場景想像,而且她有許多骨骼可以讓我使用,做出許多的動作和表情。只不過由於角色是比較卡通的風格,我需要調整我場景的texture來讓兩者融合得更好。要達到這點,我想的是將場景的材質用比較卡通的方式繪製出來,而不是使用非常真實的材質。

這是我想將這個rig重新塗上的顏色,我認為原先的顏色太過於鮮豔,我想讓顏色上比較低調和少點飽和度,因此我選擇了黑色做為她的頭髮。為了增加點對比,我將她的髮箍和鞋子改成橘色,而衣服和褲子是比較深的褐色和紫色。我認為這樣的改變能讓她更好的融合進我的場景裡。而眼睛的顏色我並沒有改,還是原先的藍色,因為我覺得這個藍色跟我場景的光線可以產生反射效果更好。

Storyboard

這是我的storyboard,其實我一開始在繪製時有些苦惱,因為我那時候對於鏡頭的角度還不是很確定,但是由於我認為先把故事繪製下來會對於作品的製作更加重要,所以我選擇先畫了第一個版本。但在經過多方的角度嘗試後,我發現有更好的鏡頭角度,因此我重新繪製了第二個版本,我對這版本比較滿意,我也大致上畫上了我想要的燈光效果以及每個場景所發生的事情,這樣我在製作動畫時就能更好的對照。

First Version
Second version (final Version)

Assets List

Characters:
The moth
The Girl

Environment:
Chairs
Balcony X12
Stages
Doors2
walls 7
frames
curtain (small) X12
Curtain (Big) X1

Sketches

我本來在製作場景時發現要單靠想像製作出一個空間很困難ㄝ因此我繪製了我場景裡需要的畫面的草稿,來給我自己當作參考。而這個方法真的加快了我的製作速度,因為我會更知道這些東西應該長什麼樣子。例如舞台,這是場景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參考了很多音樂劇的舞台,我想要它有點自然和魔幻的元素。顏色可以比較多元畫一些,我想以金色白色和藍色為主,比較低調但奢華的顏色。入場的地方的燈我就想用圓球當作燈,因為我認為這樣很有種奇幻森林的氛圍,跟我的主題和場景比較搭配。

Research

Trip Inspiration

這些是我在聖誕假期的旅行中獲得的靈感,第一個是我在紐約Radio City觀看音樂劇時所拍攝的圖片。我認為這個場景的光效和形狀與我的場景很是相似,我也在我的場景中嘗試了類似的光線,但後來還是選擇用彩繪玻璃的光線顯得更為生動。

這是我在紐約JP Morgan圖書館所拍攝的圖片,我很喜歡這個圖書館的設計,他地毯、牆壁和天花板的圖騰都給了我彩繪玻璃和其他圖騰設計很多靈感,我也想過掃廟些圖騰想將它作為texture使用,但我不知道如何去除陰影和過於曝光的部分,因此只好放棄這個想法。

Gallery/museum Visit

這些是我去紐約Natural History Museum 時拍攝的。這個館都是以昆蟲為主,因此對我的主題很有幫助。有許多真實的蝴蝶和飛蛾、以及一些標本及照片。這些資訊對於我的場景都很有幫助,雖然我的角色是飛蛾而不是蝴蝶,但我可以從中獲取一些patterns的靈感,來給我的場景增加更多細節。而那些飛蛾有關的則是對我的模型和紋路幫助很大,能看到真實的飛蛾能讓我對於這個生物有更多的了解。

這是我在Natural History Museum中的蝴蝶館中看到的皇蛾,我真的被它特別的翅膀和花紋所震驚,真的很像一條蛇。

Artists/Works Inspiration

Call Me By Fire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來自中國的音樂節目,而這個節目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舞台設計都很符合歌曲意境,燈光設計也很漂亮。我在觀看這個節目時獲得許多有關於燈光方面的靈感,因為這些舞台燈光是我希望我的場景能擁有的,跟我音樂劇院這樣的場景設計很符合。

這兩種燈光是我一開始想要使用的,主要光源是黑色而橘色則作為輔助光源來照亮重點。但是我後來認為這樣會顯得有些單調,而且我的角色會因為光源不足而沒辦法被看清楚,這樣我的動畫就比較難被觀眾理解。

這兩個舞台的燈光給了我靈感,也就是我最後選擇的藍色和橘色的燈光。因為這兩個顏色有很大的反差,我在這個節目的舞台中發現這樣的打光很好看,也不會讓黑暗中的部分完全看不見。

Modelling

Blocking – Scene

製作這個場景的第一步就是blocked out the scene,我照著我的想法和草稿大致上將場景擺出來。我使用了MAYA系統裡內建的人來當作對比,想製作一個符合現實的場景。但後來發現其實對於我這個project來說這樣其實沒有必要,這反而增加了製作的難度。因為我場景過大,我的檔案也太大,導致於我在運行MAYA時有時軟體會crashed,甚至失去我正在做的部分。因此我下次可能還是會依照著嘴基礎的網格周圍來建造,避免同樣的情況發生,也減少對我電腦的負擔。

Blocking這個部分很重要,因為我可以了解每個物品大概需要的位置,以便於我之後的戲化過程。我希望我場景最重要的部分是舞台以及進門的區域,由於動畫的鏡頭的關係,有些場景的部分可以省略,我為了控制檔案的大小一樓和三樓部分的看台我並沒有製作,而只製作了能看得見的二樓部分。

Pillar

製作pillar的方式是我在tool kit課堂上學習到的技巧,我認為非常有用和方便。先用curve在我已經畫好的草圖上繪製出一半的圖形,然後用surface中的___功能將形狀製作成一個完整的polygon。這個功能雖然方便,但也需要經過不停地調整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形狀。其中一個柱子我希望他有些凹陷,但是我卻一直沒辦法很好的做出那個效果。由於這個柱子在最後的動畫中並不會很明顯,因此我放棄將它做到完美的狀態來節省時間。但我希望我之後能夠學習怎麼樣製作出好看的柱子。

Xgen

這是我用來製作飛蛾身上的毛髮所使用的Maya內建的系統,我本來以為會很困難,但學習完後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用也很好玩的功能,我現在只學會了基礎的部分,我希望之後能學習更多的部分。製作這個毛髮需要先在mesh上面新建一個XGEN interactive groom,並且通過右側調整數值來改變毛髮的長度、密度和粗細。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是用上面的Xgen工具來梳理調整毛髮,讓整體看起來更自然。

我在製作時由於當時使用的電腦無法很好的負荷MAYA,因此在我製作時我選擇將我的飛蛾放置到另一個檔案上來製作。但當我將毛髮都製作完畢時,我才發現我並沒有將大小調整好,而Xgen Interactive groom系統並沒有辦法讓我放大。因此我在查詢資料過後發現可以將Xgen轉為polygon,這個方法最後對我幫助很大。我先在我的xgen description底下新建一一個Line wire,然後重新將毛髮梳理出來,然後直接轉為polygon。這樣不僅讓我的電腦運行速度變得比直接使用Xgen時快,我也可以隨意的縮放這個polygon。

Patterns

由於我場景中有很多balcony 的部分,為了讓這些欄杆的部分看起來更華麗,我想製作一些花紋來增加立體感。我製作這些花紋的方法是透過Create polygon這個功能,我先繪製出這些紋路的草圖,並且用顏色區分每個部件,這樣在製作完成後我就能將他們組裝成一個立體的圖案,因為我覺得單純平面的紋路有些無聊。用create polygon繪製完後,我會用extrude功能將它拉成立體的。但是我遇到的問題是這些花紋製作出來後邊緣看起來太過尖銳,我想用bevel功能將它修整,但因為這個圖形的排線方式讓他沒辦法被bevel也沒辦法smooth。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用手動排線的方式讓這個形狀合理化,在smooth或是bevek它。但由於這個動作需要花太多時間,因此我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剩下比較微小的區域我則讓他保持原樣,並通過材質和燈光的調整讓它在動畫中不被看出來。不過這也是我之後需要學習解決的問題。

UV Unwrap

這次我所練習到UV unwrap的機會比較少,因為我大多的材質都不太受UV影響。但是我也對每個mesh做了些UV上的調整,讓它看起來更為整潔。這兩個圖片是我在UV unwrap牆壁時的截圖,因為我需要移動這些花紋到合適的地方,讓材質的接口不要顯得過於突兀,所以我將切口切在牆壁邊,這樣即使材質被切開,也不會看得出來。但由於這個材質是我自己繪製的,我沒有想過物體的大小,因此在調整材質時,常常會出現很突兀的邊匡。因此之後我選擇不用這個材質,而是重新繪製一個。但是我也過練習了解到UV unwrap真的能增加場景的整潔度和最後作品的美觀,我這些物品都是比較間單的,在uv unwrap這個步驟上並不是很困難。

Texturing

Painting

這些是我為了我想擺在場景裡牆上的畫,我是用Procreate繪製完成後在導入到Maya中作為texture來使用。我希望能透過這些畫作來給觀眾一些有關於我最後動畫中的驚喜的線索。

這兩個畫是比較多隱喻的,左邊的少女是我設想的故事中的一部分。我想像在這個小女孩到來之前,很久以前已經有一個女生來過並且遇到跟她一樣的事情。就像是被飛蛾選中的這樣,她可能是這個音樂廳的主人。而右邊這幅畫則是火焰的模樣,在中文中有個成語叫做飛蛾撲火,意思就是飛蛾會義無反顧的撲進火裡,因為它的趨光性,但這也造就了他的死亡。這也常常被解讀為一種盲目、固執又不計後果的追求,使得飛蛾一直以來都有些負面的解讀,而且跟火焰息息相關。因此這也是一個對於我最後出現的主角——飛蛾的一個暗示。

Substance Painter

Stained Glass

這是我一開始就想製作的其中一個光效之一。我一直很喜歡教堂中的彩繪玻璃和它透出的光,給人帶來一種柔和神聖的感覺。因此我決定將它加入到我的作品中。而一般情況下音樂廳是不會有這樣的光線的,但是由於我的場景其實一種類似於夢的環境,在夢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事情,我想表現出那種超現實和拼接的感覺。在一個音樂廳中出現一個巨大飛蛾和彩繪玻璃都不是正常世界中會出現的場景,反而會有些詭異和不合常理。由於這個彩繪玻璃是要被投射在地面和角色身上的,因此我想將它會製成更複雜和有豐富顏色的圖案,這樣以光線的效果來說會更加有趣。而圖案我還是以飛蛾的形狀為主,以及一些自然元素。我也使用了很多碎塊拼成的圖案,製造出那種拼接玻璃的感覺。

Lighting

Overall Lighting

我場景的主要光線是以藍色調為主,因為我在許多圖片中發現很多舞台燈光都是有著很強的反差色。我最喜歡藍色和橘色的組合,因為藍色會有種神秘冰冷的感覺,而橘色則會帶來溫暖和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我將場景燈光設置為按藍色,但更加偏綠一些,而燈光則都是以暖色、局色調為主。

Stained Glass Lighting

這是我第三幕中的最主要光線,就是透過彩繪玻璃透出的光線來將觀眾的目光集中到中間的飛蛾身上。我將我繪製的彩繪玻璃圖片放置到一個plane上面作為texture並且將它的specular 和transmission都放置上這張圖片,讓這個plane呈現透明但卻有圖案的狀態,更加符合真實的彩繪玻璃。我放置了總共四個spotlight在彩繪玻璃後面,朝向不同的方向。我本來只有一個,但我發現光線會過於單調和方向太過一致,我想要我的翅膀也能透出光線,因此我才決定多複製幾個。而這些spotlight都有不同的數值,中間的那盞為主要光線,所以最強,而旁邊則都是輔助效果,我將exposure調低。為了集中光線,我也用一個球體並且照著窗戶的大小開出了一個洞,讓光線能剛好透過洞打進場景裡,更有種陽光照進室內的感覺。

Camera

Animation

Rendering

Editing